认知是前额叶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主要包括注意定势的组建、维持和转移,而认知的行为学表现结果不仅受到外在的注意定势转移任务( attentional set- shifting task,AssT)检测方法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内在特定脑区及特定神经递质的调控。因此本综述回顾了有关AST检测认知灵活性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啮齿类动物ASST的检测方法、原理及检测方法之间的异同,并系统地总结了不同脑区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及多种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在ASST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详细地阐明了目前有关ASST检测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挖掘认知灵活性的调控机制和影响因素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科院和北京大学通过比较 Wistar 和 Sprague Dawley (SD)两个种系大鼠在七 阶段和五阶段两种 AST 检测程序中的认知表现, 研究发现:(1) SD 和 Wistar 大鼠前额叶认知功能存在差异, 后者的总体认知表现优于前者。尤其是 Wistar 大鼠在逆反学习阶段的达标训练次数及错误率显著低于 SD 大鼠, 表明 Wistar 大鼠具有更高的策略转换灵活性。(2)在 AST 测试中逆反学习和外维度定势转移是认知灵 活性评价的核心指标。这两种认知转换过程分别以前期策略和注意定势建立为基础。结果显示在两种 AST 检测程序中 Wistar 和 SD 大鼠在逆反学习和/或外维度定势转移等复杂学习阶段的达标训练次数和错误率均 高于其它简单关联学习阶段, 表明在目前实验条件下大鼠均表现出定势形成和转换困难的反应模式, 不同 认知反应间的结构关系具有稳定性。这些结果提示大鼠前额叶皮质介导的认知灵活性存在种系差异, AST 各 阶段认知反应间的结构效度不受目前使用的大鼠种系和检测程序差异的影响, 扩展了对 AST 模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