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在今天已成为大众娱乐的方式之一,捉黑叉,敲三家,斗地主等玩法不胜枚举。而笔者藏有两套较为特殊的扑克,名“麻将式扑克”,那么,何为“麻将式”?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笔者,通过藏品,共同见证一段扑克牌中国化的有趣历程。
2014年,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收藏委员会、全国纸制品收藏联盟扑克收藏活动委员会和武汉收藏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扑克收藏文化博览会中,展出了一副16世纪中叶比利时生产的古典版刻色扑克,是现存世界上早的扑克之一。1615年,英国开始对扑克牌进行了征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充分说明了扑克牌在欧洲的普及。
扑克不仅有纸制的,还有许多其他材质的。有景泰蓝包金的扑克、金箔银箔做的扑克、水晶扑克、玛瑙扑克、象牙扑克、象骨扑克、牛角牛骨扑克、竹制扑克、有机玻璃扑克、玻璃钢扑克……这些扑克牌都是用来收藏的,很少用来打。比如玛瑙扑克、象牙象骨扑克、牛角牛骨扑克虽然都被做成了麻将的形状,但玩的时候还是扑克的玩法。另外还有许多异型扑克,如圆形、圣诞树形、鞋形、三角形、雪人形……
麻将,人们玩弄于股掌的小玩意儿,用它噼啪砌方城的声音为任何一个中国城市的人们所熟悉——然而,在麻将初诞的时候,它曾被视为“国粹”、视为中国“国民性”具体而微的代表,二十世纪初期它还漂洋过海,在英美等地发展,在1930年代左右蔚为风潮,在加利福尼亚的海边,美国女人们泡在游泳池里打麻将度日。对于她们来说,这种滑溜溜的消磨时间的小玩意,交织着异国情调的浪漫,也是中国古老智慧的菁华,中国文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