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扑克牌逐渐传入中国。当时,进口的扑克牌主要来自于美国和日本,日本扑克因价格便宜而更加畅销。九一八事变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提倡国货,发展实业。在此背景下,上海人黄金生创办的翠华卡片厂,试制出中国批扑克纸牌——红狮牌扑克。
清代晚期,一种叫做麻将的棋牌游戏正在此时开始定型并逐渐形成今天的样式。初,麻将多用陶瓷、竹骨所制,进入民国后,又诞生了胶木麻将。受此影响,国人又将扑克的内容移植到了麻将的载体上,这便是本文此前提到过的“麻将式扑克”。
扑克,代指两种含义:一是指纸牌;二是泛指以用纸牌这种游戏道具来玩的游戏,称为扑克游戏,如德州扑克。一副扑克牌共有54张牌,其中52张是正牌,另2张是副牌(大王和小王)。
52张正牌又均分为13张一组,并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四种花色表示各组,每组花色的牌包括从1-10(1通常表示为A)以及J、Q、K标示的13张牌,玩法千变万化,多种玩法,如比较典型的玩法斗地主。
麻将是一种中国古代发明的博弈游戏,牌类娱乐用具,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的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每副136张(有的地区74张)南方麻将多八个花牌,分别是春夏秋冬,梅竹兰菊,共计144张。不同地区的游戏规则稍有不同。麻将的牌式主要有“饼(文钱)”、“条(索子)”、“万(万贯)”等。在古代,麻将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与其他骨牌形式相比,麻将的玩法为复杂有趣,它的基本打法简单,容易上手,但其中变化又极多,搭配组合因人而异,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能吸引人的博戏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