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依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电池陶瓷隔膜浆料速分散机

价格:118500 2025-04-18 10:00:01 17次浏览

随着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关注,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点正得到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于数码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众多领域,被为应用前景及市场价值的新型能源载体。近年来,我国也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产业,锂电成为研发和产业化的热门领域。

然而锂离子电池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性问题。而隔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隔膜的工作原理是阻隔正负极材料,避免二者直接接触导致短路,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所以隔膜的性能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单层聚乙烯(PE)、单层聚 丙烯(PP)、PP/PE/PP三层隔膜等聚烯烃类隔膜在高电流强度、高温或锂枝晶生长的情况下, 容易发生收缩或穿孔,从而导致正负极短路。目前该类隔膜已不能满足应用需求。在聚烯烃 等基材上涂覆陶瓷层制成复合隔膜的方法得到广泛采用。常用的陶瓷材料包括二氧化硅、 二氧化锆、氧化铝等。

原有传统工艺采陶瓷隔膜的一般制备方法是将溶剂、陶瓷粉、粘结剂、分散剂等成分混合后机械搅拌得到浆料,然后把浆料涂覆到基材表面并烘干得到成品。

此工艺流程简单,但对陶瓷粉的分散效果不够理想,存在部分软团聚现象,容易导致浆料稳定性差,陶瓷隔膜表面粗糙、厚度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带来隐患。所以开发出分散更加均匀、稳定的陶瓷隔膜浆料十分必要。

分散体系中的颗粒都受两种力的作用。一是重力,如颗粒就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而沉降。在静止的情况下,对于粒度在微米以下的颗粒,其沉降遵循Stokes定律。从Stokes定律中可看出,颗粒的沉降速度受颗粒的粒度及密度介质的密度及黏度的影响。在确定的介质中,颗粒的沉降速度主要受颗粒及密度支配。颗粒的粒度越大,其沉降速度越大

分散体系中颗粒所受的第二种主要作用力是扩散力。分散体系中的所有颗粒,无论粒度大小,都受到介质分子热运动的无序碰撞,这种无序碰撞引起颗粒的扩散运动,称为布朗运动。颗粒的均方扩散位移随颗粒粒度大小减小而增大。

对于颗粒粒度为微米或更大的粗分散体系,同下沉降是颗粒的主要运动方式实际上这种体系的分散稳定性是不存在的。为了保持此种颗粒在介质中的弥散分布,只能靠一定强度的物理作用,例如,机械搅拌、振动、超声等使是其在分散介质中悬浮。

目前国内工艺制备:

1.球磨设备:

将所述陶瓷粉、去离子水、分散剂、增稠剂、pH调节剂混合,搅拌,制得混合物;将所 述混合物转入球磨机,球磨2h-3h,制得陶瓷粉分散液;

2.超声设备:

将所述陶瓷粉分散液转入搅拌装置, 添加所述分散剂、粘结剂、稳定剂、消泡剂、去离子水,并在1500rpm-2500rpm转速下搅拌2h- 3h;将搅拌后的浆料转入超声设备,超声分散30min-60min,得到陶瓷隔膜浆料。

弊端:球磨,超声设备设备处理时间长,处理量小,能源损耗大,效率低下。

传统的高速分散机(转速2930转)也即是高速搅拌机,是将搅拌机插入罐中对物料进行高速搅拌由于这只是一个局部的搅拌,剪切中作用力弱、对物料的剪切频率少,因此常会抱团、分层、分散不均,影响产品品质及性能,而上海依肯高速纳米分散机是将物料进行一个全局充分的混合分散剪切,物料从储料罐中进入到工作腔体进行360度高频次的剪切、分散、击、摩擦,因此物料更细分散稳定性更好。当然还有设备加工经度、物料粘稠度、物料原始粒径、温度、是否有添加剂等众多影响因素,

管线式高剪切分散机就是、快速、均匀地将个相或多个相(液体、固体、气体)进入到男日不相溶的连续相(通常液体)的过程。而在通常情 况下各个相是互不相溶的。当外部能量输入时,两种物料重组成为均一相。由于转子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高切线速度和高频机械效应带来的强劲动能,使物料在定、转子狭窄的间隙中受到强烈的机械及液力剪切、离心挤压、液层擦、撞击撕裂和湍流等综合作用,形成悬浮液(固/液)泡沫(气体/液体)。从而使不相溶的固相、液相、气相在相应成熟工艺和适量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瞬间均匀精细的分散乳化,经过高频的循环往复,终得到稳定的高品质产品。

从设备角度分析,影响分散结果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分散头的形式(批次式和连续式)(连续式比批次好)

2 分散头的剪切速率(越大,效果越好)

3 分散头的齿形结构(分为初齿,中齿,细齿,超细齿,约细齿效果越好)

4 物料在分散腔体的停留时间,分散时间(可以看作同等的电机,流量越小,效果越好)循环次数(越多,效果越好,到设备的期限,就不能再好)

锂离子电池陶瓷隔膜浆料超高速分散机,电池隔膜材料,二氧化硅、 二氧化锆、氧化铝,纳米粉体高速研磨分散机,解决纳米材料软团聚的高速研磨分散机,电池浆料高速研磨分散机

店铺已到期,升级请联系 18571669776
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801930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