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 / 企业征信报告中存在逾期记录(如信用卡逾期、过往贷款未按时还款),尤其是 “连三累六”(连续 3 个月逾期或累计 6 次逾期)的严重不良记录,几乎会被所有正规机构拒绝。
征信报告 “花了”:短期内频繁申请信用卡、网贷(如多次点击 “额度测算”“预审批”),导致征信查询次数过多(一般银行要求 1 个月内硬查询不超过 3 次,3 个月内不超过 6 次),机构会判定借款人 “资金饥渴”,风险较高。
企业征信存在问题:如企业有欠税记录、涉诉信息(被列为被告且未结案)、关联企业不良信用牵连等。
收入 / 经营能力不满足要求
个人贷款:收入不稳定(如自由职业者未提供连续 6 个月流水)、收入低于机构门槛(如部分银行要求月收入≥5000 元)、工资为现金发放无法提供流水,导致机构无法验证还款能力。
企业贷款:经营时间不足(如银行要求企业注册满 1 年,实际仅经营 6 个月)、近 6 个月流水波动大(如每月营收忽高忽低)、连续亏损(财务报表显示净利润为负),被判定为 “经营风险高”。
还款方式误解导致逾期
混淆 “随借随还” 与 “按月还款”:部分产品宣传 “随借随还”,但实际约定 “单笔借款需在 30 天内还清”,若借款人误以为 “可长期使用”,未按时还款,会产生逾期记录,影响征信。
自动扣款失败:绑定的还款银行卡余额不足、银行卡挂失 / 冻结,未及时更换还款账户,导致机构扣款失败,产生逾期罚息(通常为逾期金额的 0.05%/ 天)和不良征信记录。
申请前自查资质:通过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查询个人 / 企业征信,确保无严重不良记录;整理好收入 / 经营流水,确认符合机构基本要求。
明确费用与还款规则:向机构确认 “实际年利率”(而非日 / 月利率)、是否有手续费 / 违约金、还款方式(随借随还 / 按月还),避免因误解产生成本。
选择正规机构:优先选择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头部互联网平台,避免下载山寨贷款 APP。
理性借款:根据实际周转需求申请额度,避免 “过度借款” 导致还款压力;提前预留还款资金,确保按时还款,维护良好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