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水肿病其实并不能准确地定性为某一种鱼类疾病,它只是泥鳅体内其他病变引起身体肿大的一种外部明显症状。泥鳅水肿病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一般为个别性发病情况,大批量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但由于泥鳅水肿病主要是由鱼体其他机能病变引起的外部症状,当发现水肿症状的时候已经是发生该病变的中晚期,此时的病鱼已经不进食或少进食,很难做到有效的内服药物治疗。泥鳅水肿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才是主要手段。1、肝胆综合症引起的水肿
肝胆综合症是一定因素的长期积累引起的泥鳅肝胆、肾脏负担过重诱发的病变。如长期投喂高蛋白、高脂肪的饲料,水体长时间富营养化造成鱼体血液中氨含量过高等因素。泥鳅肝胆综合症发病中后期的外部症状表现就是身体水肿,内部肝胆肾脏膨胀、溃烂、变色。
针对肝胆综合症引起的水肿,应从预防和治疗泥鳅肝胆病变着手。如,在养殖中后期适当降低饲料的蛋白和脂肪系数,定期内服中草药、维生素、多糖等解毒、护肝保胆、增强免疫力类的药物。
2、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水肿
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水肿与细菌性肠炎的发病原理相似,主要由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泥鳅的肾功能衰退、代谢机能失衡所造成的水肿。病鱼主要表现为身体水肿,体色发淡,粘液增多,肛门红肿,体内有积液,肠道无食等。
治疗泥鳅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水肿与治疗细菌性肠炎的方法类似,通常采用内服加外消的方式杀灭致病源。
3、便秘引起的水肿
泥鳅便秘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堵塞排泄孔,阻止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引起身体水肿。泥鳅便秘外部症状同样为体色发淡,身体肿大,但解剖病鱼会发现体内无积液,肠道末端有黑色排泄物,呈颗粒状,质硬。当水温下降至20℃以下,鱼的新陈代谢功能减弱,消化功能下降,体内生物酶活性降低。但此时泥鳅的食欲并未有太大变化,为了单一的追求生长速度,人为暴力投喂饲料或者投喂不利于消化吸收的饲料就会引起泥鳅便秘。
预防和治疗便秘性水肿,实际上就是预防和治疗泥鳅便秘。在水温下降前应逐步减少饲料的投喂量,延长泥鳅进食时间,避免泥鳅过度进食,同时应采用有益菌拌料起到软化饲料、增大或改善肠道菌群比例的作用。一般早期只要发现泥鳅便秘症状,及时采取停料(减少投喂)3-5天,该病可以自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