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  >  正文

自放电率对锂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有哪些影响?

刘经理    2025-08-21 10:54:48    35次浏览

自放电率是锂电池在未接入负载时,因内部化学反应(如副反应、离子扩散等)导致电量自然流失的速率,其对锂电池的性能和寿命的影响贯穿于存储、使用等全周期,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对锂电池性能的直接影响

性能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实际可用能力” 和 “使用稳定性” 上,核心是自放电导致的 “电量与电压异常” 对电池功能的干扰:

1. 降低实际可用容量,缩短设备续航

自放电的本质是电池内部 “无效消耗电量”—— 即使未使用,电池存储的锂离子也会因副反应(如电解液与电极的轻微反应、杂质离子的迁移)被 “浪费”。

短期来看:若自放电率过高(如每月超过 5%),设备存放数天后,实际可输出的电量会明显低于 “标称剩余容量”。例如,手机电池若自放电率偏高,充满电放置一周后,可能从 SOC(荷电状态)降至 80% 以下,直接缩短单次续航时间。

长期存放时:影响更显著。比如储能电站的备用锂电池组,若自放电率高,长期闲置后可能因电量流失过多,无法在电网断电时提供足够的应急电力;电动汽车长期停放(如 1-2 个月),自放电导致的电量下降可能让车辆无法正常启动,甚至需要额外补电才能使用。

2. 破坏电压稳定性,影响设备适配性

锂电池的电压与 SOC 直接相关(SOC 越高,电压越高),自放电导致 SOC 下降的同时,电压也会随之下滑,可能引发设备 “电压不匹配” 问题:

低电压触发设备保护:多数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无人机)有 “工作电压阈值”(如锂电池单体电压低于 2.5V 时),若自放电导致电池电压降至阈值以下,设备会直接断电关机,甚至无法通过常规充电启动(需专用电路)。

多串电池组的 “电压失衡”:在串联电池组(如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由数百节单体电池串联)中,若不同单体的自放电率存在差异(因制造工艺不均),会导致部分单体电量流失更快、电压更低,形成 “单体电压失衡”。此时电池组的总电压受限于低电压单体,整体输出能力被 “拖后腿”,甚至可能因个别单体过度放电,触发电池管理系统(BMS)的保护,限制电池组的充放电功率。

二、对锂电池寿命的间接损伤

锂电池的寿命(循环寿命、存储寿命)核心取决于 “电极材料的稳定性”,而自放电背后的 “内部副反应” 和 “过度放电风险” 会加速电极老化,缩短寿命:

1. 加速电极材料老化,削弱储锂能力

自放电过程中,电池内部并非 “单纯耗电”,而是伴随一系列副反应(如电解液分解产生气体、电极表面形成不稳定的 SEI 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金属离子溶解等):

副反应破坏电极结构:例如,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可能因副反应与电解液反应,形成无法再参与充放电的 “惰性物质”,导致正极的 “储锂位点” 减少;负极石墨的层状结构若因副反应被腐蚀,会降低对锂离子的嵌入能力 —— 终导致电池的 “额定容量” 不可逆衰减(即 “容量衰减”)。

自放电率越高,副反应越剧烈:比如锂钴氧化物(LCO)电池自放电率较高(每月 2%-3%),长期存放后,副反应积累导致的容量衰减速度比自放电率低的磷酸铁锂电池(LFP,每月 1%-1.5%)更快。

2. 引发 “过度放电”,导致不可逆损伤

若电池长期处于 “未补电” 状态,自放电可能持续消耗电量,终导致 SOC 降至极低水平(如低于 5%),引发 “过度放电”:

负极析锂风险升高:过度放电时,负极石墨中存储的锂离子几乎被耗尽,此时电解液中的锂盐可能在负极表面还原,形成金属锂沉积(即 “析锂”)。金属锂是不稳定的,不仅会占用负极空间(进一步降低容量),还可能刺穿隔膜导致短路,严重影响电池性和寿命。

正极结构不可逆破坏:部分正极材料(如三元材料 NMC)在过度放电时,会因锂离子过度脱出而发生晶格坍塌,无法再恢复原有的储锂结构 —— 即使后续充电,电池容量也会大幅下降(甚至直接报废)。

3. 缩短循环寿命的 “隐性消耗”

锂电池的循环寿命通常以 “满充满放次数” 计算,但自放电导致的 “频繁补电” 会间接增加循环损耗。例如:

某设备电池自放电率高,每周需额外充电 1 次(从 70% 充至 ),一年约补电 50 次 —— 这些 “非必要补电” 本质上也是对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会累积电极的损耗(如 SEI 膜的反复破裂与修复),终缩短电池的总循环寿命(原本可循环 1000 次,可能因频繁补电提前至 800 次左右失效)。

总结

自放电率对锂电池的影响是 “性能衰减” 与 “寿命缩短” 的叠加:

对性能:直接降低可用容量、破坏电压稳定,导致设备续航缩水、可靠性下降;

对寿命:通过副反应加速电极老化,或因过度放电引发不可逆损伤,终缩短循环寿命和存储寿命。

因此,低自放电率是锂电池的重要优势(如 LFP 电池因自放电率低,更适合长期储能场景),而日常使用中 “避免长期满电 / 空电存放、控制存储温度(25℃左右)”,本质也是通过减少自放电速率,缓解其对性能和寿命的影响。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13924630401